(1)年修的分工:年修每年進行1次,架車檢查的項目每3年進行1次。養路機具集中檢修的年修工作由檢修車間、運用車間配合完成,具體項目分工由機械設備科確定后錄入大機檢修管理信息系統。集中檢修期間,運用車間設備副主任、設備主管工程師全程參與。輪修的年修工作由檢修車間獨立完成,運用車間每臺車至少安排1名熟悉本車技術狀態的操作人員配合檢修。
(2)年修前期準備工作:運用車間設備副主任根據年度檢修輪廓計劃,組織對設備狀態進行全面檢查,養路機具提前兩個月提報年修故障處理、總成部件更換和油脂配件計劃;提前一個月進行故障處理、總成部件更換和油脂配件計劃補報。檢修車間根據年度輪廓計劃,1月25日前提報本年度架修用料計劃,機械設備科組織檢修車間相關人員提前一個月對年修大型養路機械進行狀態調查,確認設備故障,為制定完善的檢修方案提供依據,并督促各車間核對配件計劃,落實到達情況。檢修車間根據現場調查、故障統計、配件到達情況及檢修規則要求,制定年修實施方案,經機械設備科審核后,在大機檢修信息管理系統中錄入“故障預報”。
(3)年修時間控制:年修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檢修時間規定如下:清篩機、搗固車、搗穩車、道岔打磨車、大修列車等21天,穩定車、配砟車、物料運輸車、焊軌車、換軌車等14天,鋼軌打磨車30天,架修時增加7天(鋼軌打磨車增加20天)。遇復雜故障、配件供應等原因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時,經機械設備科同意,檢修時間可適當延長。
(4)年修的預檢:開始檢修前,檢修車間組織進行預檢,全面了解設備狀態和故障情況,養路機具根據預檢情況完善年修實施方案,補充提報材料計劃。預檢結束后,綜合年修實施方案、檢修計劃、配件到達情況等因素,確認具備開工條件后,開始年修,同時根據檢修流程和年修實施方案,合理安排檢修股道和臺位。各運用車間根據檢修車間的統一安排,配合做好調車工作。輪修的大型養路機械返回檢修基地后,機械設備科組織運用車間、檢修車間辦理交接。
(5)年修計劃管理:每日8:00前,檢修車間生產調度將當日檢修計劃通過大機檢修信息管理系統下達到各工隊。故障處理、委外修理等項目,全部納入日檢修計劃管理。由運用車間承擔的年修項目,日檢修計劃直接下達到運用車間工隊,由運用車間組織實施;運用車間、檢修車間配合完成的年修項目,要確定主體車間和配合車間,明確各自的工作范圍和責任,日檢修計劃分別下達到運用車間、檢修車間相應工隊。每日點名會前,工隊長通過大機檢修信息管理系統分配當日檢修任務,確定每個項目的主修人和輔修人,明確責任和要求。檢修工作嚴格按照日檢修計劃進行,原則上當天工作必須當天完成,因客觀原因不能當天完成的,要在14:00前向檢修車間技術組匯報,由技術組及時調整日檢修計劃,并于檢修日交班時向機械設備科匯報。檢修工作嚴格按照檢修技術要求、作業指導書和檢修規范進行,主修人對所承擔檢修項目的質量負責。檢修工作完成后,及時錄入大機檢修信息管理系統。檢修過程中發現的設備故障或技術難題,由檢修車間生產副主任在24 h內組織制定方案進行處理,車間無能力解決時,填寫《檢修建議方案》報機械設備科。因客觀原因造成檢修計劃無法按時兌現時,檢修車間向機械設備科提報《檢修計劃變更申請單》,并根據機械設備科的批復調整檢修計劃。
(6)出庫及設備交接:經驗收合格的大型養路機械出庫上線運行前,運用車間、檢修車間分別進行出庫安全檢查,填寫《設備檢修出庫安全檢查表》。在集中檢修結束后,檢修車間統計匯總檢測、校驗不合格的制動閥、油壓減振器、風壓表、傳動軸、傳感器等配件規格型號、數量,提報采購建議計劃。輪修的大型養路機械完成年修后,根據生產需要和輪修計劃,機械設備科組織檢修車間、運用車間辦理交接。